?。?)建院之初:大石橋市中心醫院始建于1949年6月13日,是由大石橋鎮內的幾個私人診所合并而成,名稱為營口縣人民醫院。當時全院僅有13名員工,病床10張。院址在原交通警察大隊附近,1955年9月遷至現址(原南滿鐵路醫院舊址),正式改名為營口縣醫院。 建院初期,我院僅有3個臨床科室:內兒科病房、婦外科病房、傳染病房;7個門診科室:內科、外科、兒科、婦科、五官科、中醫科、齒科;3個醫技科:化驗科、X光科和心電圖科。當時能夠開展的主要醫療項目也只有外科的闌尾切除、疝修補等簡單手術;內科的一般常見病診療;化驗的血、尿、便常規檢查。
60年代之始的醫院,員工已從建院之初的13人增至約100人,床位數增至100張。外科逐漸開展了胃切除、脾腸切除術;婦科能完成剖腹產、宮外孕等手術。
文革十年,醫院業務工作以貫徹毛主席“6、26”批示為主,一切工作服務于政治斗爭,文革左的路線沖擊了醫院的領導體制,中斷了醫療技術的發展,雖然在這期間診療工作沒有間斷,但文革十年,醫院基本上沒有大的發展。
?。?)改革開放之后: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后,醫院的工作也調整到以醫療為中心上來。1980年,醫院職工人數從70年代的197人增加到337人,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05人,床位數增加到257張。醫療技術方面有了長足發展:內、外科已能夠開展地方甲狀腺腫手術,乳腺癌手術,嚴重的脾破裂傷,肝葉部分切除,多囊腎和腎切除手術,以及對腦血管、潰瘍疾患、肝炎、腎炎和各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;X光開展了膽囊、腎盂照影;化驗進行了表面抗原測定和部分生化項目的完善。
乘著改革的春風,醫院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。1983年,3500平方米的北病房樓竣工投入使用。1986年,全院職工已達到504人,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88人,床位數350張。醫院發展到這一年,也是醫院科室設置更加合理、更加完善的一年。院內設有10個病房、15個門診科室、8個醫技科室。10個病房有:內一、內二、外一、外二、婦科、兒科、傳染科、干部病房、麻醉科、手術室;15個門診有: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、眼科、耳鼻喉科、口腔科、針炙科、中醫科、肝炎門診、皮膚科、腸道門診、干部門診、節育、急診科;8個醫技科室有:X光科、檢驗科、理療科、心電科、B超、小手術室、藥劑科、血庫。這一年,醫院還采購了當時比較先進的幾種醫療設備,主要有:300毫安X光機、400毫安X光機、腦電圖儀、B超。7月,婦科成功為一例無陰道無子宮女患者進行了Z狀結腸植入代替陰道成形術。由于本年度的業務水平、服務質量、醫療管理均達到了較高的水平,同年醫院被評為“省文明醫院”榮譽稱號。
在接下來的20余年發展中,醫院經歷了太多的從無到有。
1986年,更名為營口縣第一人民醫院。
1988年,醫院成立了急診搶救中心
1992年,撤縣設市后,改為大石橋市第一人民醫院
1993年,完成了6300平方米病房大樓的主體工程。同時購進了高壓氧倉、心臟扇掃、腦地形圖等先進醫療設備。在醫療技術方面,開展了許多新技術、新療法。例如:外科應用了靜脈高營養支持療法和賴氨基治療腦震蕩、腦挫裂傷、腦外傷、腦出血等;骨科開展了腰椎骨折合并截癱、植骨、哈氏棒內固定術。10月31日,我院與大連醫學院建立聯誼協作單位,大連醫學院把我院做為定點實習醫院,并舉行了掛牌儀式。同時,醫院更名為大石橋市中心醫院并一直沿用至今。
1994年,6300平方米住院大樓竣工投入臨床使用,也就在這一年,骨科成功為一名患者完成了斷臂再植手術。
1995年,1月11日,新病房住院大樓正式啟用,外科系統遷入新樓。
11月16日,醫院被省衛生廳批準為“二級甲等”醫院,醫院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。
1997年,醫院續接了病房樓3707平方米。
1998年,組建了骨二科病房,成立了ICU病房。購置了胃鏡、結腸鏡和超百萬元的西門子彩超。
1999年,醫院成立了泌尿、眼科、五官科、肛腸病房。新建的1000平方米綜合病房樓投入使用。
4月,醫院被營口市人民政府授予1996—1997年度先進集體稱號。
?。?)迎來新世紀:2000年是一個新世紀的開始,也是醫院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的開端。經過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,醫院管理和收入在這一年均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。業務收入3339萬元,年門診量10萬人次,收住院患者14500人次,完成各類手術3138例。各??瓢l展也十分迅速,外科能完成全胃切除、全肺切除、縱隔腫瘤切除,中上段食道切除、腦膠質瘤手術,胰頭癌和胰十二指腸切除;泌尿科能完成通過尿道切除前列腺肥大、全膀胱切除;骨科通過引進“AO”內固定等技術完成了人工股骨頭置換,救治失血性休克,多發性粉碎性骨折;ICU開展了治療各類呼吸衰竭,頸內靜脈穿刺,中心靜脈壓的測定以及呼吸機支持內固定;眼科成功開展了白內障、視網膜脫離手術;內科在治療大量腦出血及大面積腦梗塞,嚴重的蛛網下腔出血,急性心肌梗塞,心臟驟停和頑固性心衰,有機磷中毒等方面卓有成效。
2000年11月12日,我院被營口市委、營口市政府評為“文明單位”榮譽稱號。2000年12月,營口市衛生局代表省衛生廳向我院頒發了2000年度省衛生系統樹行業文明新風“形象工程”先進單位獎杯。
2002年12月12日,我院再次被評為遼寧省衛生系統“形象工程”先進單位。
2003年,中心醫院被評為營口市抗非工作先進集體。中心醫院發熱門診被評為大石橋市抗非工作先進集體。發熱門診團支部被團省委評為“遼寧省紅旗團支部”稱號。
2004年3月20日,鐵路醫院正式與我院合并,同時更名為大石橋市中心醫院北院。9月23日,醫院收購溝沿衛生院,更名為大石橋市中心醫院溝沿分院。9月28日,醫院收購黃土嶺醫院,更名為大石橋市中心醫院黃土嶺分院。
2006年3月,醫院正式成立了健康體檢中心,為全市人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。
4月,婦科成功獨立完成一例腹腔鏡異位妊娠手術。
2007年9月24日,醫院設立“一站式服務中心”,安排代理院長、導診等人員為患者服務。
2008年7月30日,成為中國醫大一院協作醫院。
2009年5月23日,中心醫院綜合業務大樓奠基。
2011年1月3日,綜合業務大樓正式啟用。引進64排128層CT、鉬靶、DR等設備,開展冠脈CT檢查等技術。11月18日,提高職工福利待遇,開設了“職工之家”食堂。
2012年,醫院成立了物業辦和物流辦,服務于臨床。全院開始實行電子病歷,在病歷書寫了又上了一個臺階。
2013年2月18日,成立了康復醫學科,并成為醫院發展的重要科室。
2014年,醫院黨委在全院黨員中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等精神。11月1日,落實醫改政策,實行了藥品零差價。
2015年,與大連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開展對口支援工作,建立協作關系,對提高我院醫療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起到了促進作用。院內職工執行帶薪休假制度。5月18日,醫院成立了放射治療科,同時成立了腫瘤內二病房,使腫瘤患者的放化療都能在我院治療。
2016年,在全院黨員干部中開展“兩學一做”學習教育活動。年初,成立了獨立的消化病房。9月20日,成立了外科介入病房,為開展外科介入治療打下良好基礎。從2016年開始,全院外科系統普遍開展了使用各類腔鏡的微創手術技術。
2017年4月7日,成立了大石橋市泌尿外科微創治療中心,每周北京專家來院坐診查房手術。5月18日,我院成立了手足踝外科,使骨科更加??苹?。10月28日,成立了胸外科微創治療中心和婦科微創治療中心,聘請北京專家來院坐診查房手術。